太陽能霸主 彭小峰_兩岸雜誌

太陽能霸主 彭小峰_兩岸雜誌

副標:八萬元做手套起家,三十二歲創造400億身價
十八歲離家打工;二十二歲拿著二萬元人民幣創業;二十八歲就擁有亞洲最大的勞動防護用品工廠;三十二歲身價高達400億元人民幣,排名中國第六大富豪。
彭小峰超越光速,在兩年不到的時間內成為創造出一個市值近350億人民幣,超過台灣前三大太陽能廠市值和的江西賽維。
二〇〇八年五月十八日晚上九點多,江西賽維LDK董事長彭小峰有點邋遢的上了平生第一次的電視談話類節目。離節目開始還剩5分鐘,助理還在彭小峰僅有的一灰色一淺咖啡色,皺巴巴的兩條領帶中為他挑選著;最後彭小峰還是無法掩飾因發福的肚子而曝露在外的皺皺的領帶上了節目。
在2個小時的節目錄製過程中,主持人不斷的提醒彭小峰放慢語速,而對於凡是講究速度,永遠要搶得機先的彭小峰來說完全無法控制,所以下來節目的彭小峰滿懷歉意的向主持人表示:「我就是性子急。」這也印證了他追求的宇宙最快的速度,也是最喜歡的一個名字——光速。
◆與時間賽跑  用不到三年的時間登上世界第一
一九九七年,彭小峰在蘇州建立了柳新集團。帶著皮箱,跑遍世界,推銷他的防護手套、頭盔、眼鏡時,為客戶遞上用英文字寫著Light DK Peng並強調翻譯成「超越光速的彭」的名片,他始終追求著比宇宙最快速度光速還要快的速度,跟宇宙搶時間。到了2007年,彭小峰又用LDK作為賽維在 紐約證交所的股票代碼。
彭小峰最厲害的本領就是速度。原本賣防護用品的彭小峰於2005年在距離江西省南昌市二小時車程的山城——新余成立起賽維;2006年三月就開始生產,到了2007年六月一日就在美國紐約證交所上市。

如今市值已經高達45.3億美元(以五月二十日爲準)的賽維,從成立到上市僅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它現在的市值比台灣三檔百元高價的太陽能概念股益 通、昱晶、茂迪市值加總還要大。2006年,賽維的多晶矽晶片產能不過兩百兆瓦;而在2007年其產量就倍增至四百兆瓦;到了2008奧運年時,賽維預計 產量為一千兆瓦至一千一百兆瓦;屆時賽維將成為全球第一大多晶矽晶片廠;2009年的預計產量將達到一千六百兆瓦。
彭小峰的「時間」觀念,將賽維從名不見經傳推上世界第一的寶座。正因為太陽能產業在當時及現今處於爆發式的成長中,早幾個月或晚幾個月購買及其、原 料,說不定都將會影響到賽維的存亡。例如,在2003年,彭小峰剛開始研究太陽能產業時,就已經在2005年成立賽維時簽下了長期原料合約,定下大量的比 目前市值便宜的矽原料。因為太陽能電池七成以上的成本來自晶片,而晶片七成的成本來自矽原料。在2003年時,一公斤矽原料不過三十到四十美元,但到了 2006年賽維開始生產晶片時,一公斤的矽原料已經升漲到一百二十美元,緊接著就是二百美元、三百美元。彭小峰的「先見之明」為賽維在原材料的成本上占得 了先機。
2005年賽維又買下了GT-SOLAR近七成的多晶矽晶片製造設備,當時GT是全球唯一能提供太陽能全套生產設備的公司。曾經任職於GT中國區高 級主管的賽維首席營運官佟興雪表示,設備要較長的交貨期,別人想拷貝賽維時,可能要一年以後才能拿到生產設備;等他們做到賽維現在的規模時,賽維又往前走 了一大步了。就像賣豆腐一樣,製作豆腐本省幾乎沒有技術門檻,但如果買的黃豆價格比別人便宜,世上僅有的磨豆機也被你買走,別人做出豆腐的時間就肯定比你 要晚。這就是賽維一直以來堅持的速度為其帶來的競爭力優勢。雖然私募的完成比原先的規劃晚了一天,上市則早了一個月,彭小峰對於這兩件都要求人的事都按照 進度在進行著,感到非常的滿意。
◆不停地奔走  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
兩年前的江西新餘,就在賽維建廠的那個小山坡地,周邊的居民都是以務農為主,每到七、八點入夜時分,就安安靜靜一片漆黑。如今,這裡卻像個不夜城,工廠、工地都二十四小時的不斷生產與施工。
「一天如果能安安穩穩地睡上五個小時,就很高興了。」佟興雪作為公司的第二把交椅,每天早上八點跨進辦公室,晚上幾乎都要到十一點離開,接著巡視工 廠和工地直到半夜兩、三點才回家。所以,普通人最基本的睡眠已經成為了他的一種生活奢望。由於工作壓力大,佟興雪每天所抽的煙從兩年前在美國時的二包變成 現在的四到五包。但就算是這般的超速、超時的工作,佟興雪說:「和彭小峰比起來,我只能算是一個煞車器。」

的確,在賽維沒有人能比得上彭小峰那樣的與時間賽跑的工作速度。員工們常常看見彭小峰一出電梯就一路小跑回自己的辦公室;被一般人作為飯桌上冷菜的 一盤番茄往往就是彭小峰的早餐,甚至的一天唯一的進食;他喜歡一邊下樓一邊使用筆記本電腦;與他講話的人,不管是誰,他總是低著頭做自己的事,這也使得那 些剛與他接觸的人覺得他不懂得尊重他人;他幾乎不打領帶、不穿西裝;趕著出門時,只要看見在辦公樓前停了公務車,就立即上車,連打電話叫司機的時間都不捨 的用,就因為這樣,他自己的賓士轎車經常停在公司的停車場裏寂寞的等待著。
彭小峰說:團隊是帶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特別對他這位略有口吃的董事長來說,以身作則更能起到要求團隊速度的作用。彭小峰事事追求速度,也喜歡萬 事親力親為,在2007年1月的供應商大會,原來安排的飯店突然停止供應熱水,賽維後勤部長(總務)親子坐車到新餘市內,找其他飯店來緊急安置供應商代 表,沒想到竟然在市府官場前看到彭小峰在揮手叫車,原來他早就已經自己出來找了幾個小時了。
忙碌的彭小峰,一手負起賽維對外發言及投資規劃,經常是今天上午還出現在新餘工廠,下午就到了上海,而第二天早上竟出現在了南韓,第三天則超速的已 經到了德國,所以彭小峰的生活基本被奔波填滿,他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今年年初的那場大雪災,江西新餘工廠附近的道路被封鎖了兩天,就在大家都認 為彭小峰應該安穩兩天的時候,誰也沒想到無法停止工作的彭小峰居然能在封路的時段中自找工作——足足兩天,從早上八點開始至晚上十一點的年中檢討會。創立 不過三年,一半員工入職時間不足二年的賽維職員,就在這雪災封路的兩天裏見識到了彭小峰的急性子與他一直保持的工作效率。
◆我的座右銘:專注、專注、再專注
「做一件事,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第一。」這是彭小峰從小到大對自己的一貫要求。他現在也是以做到太陽能晶片領域中的因特爾,作為自己努力的目標。
從小學到初中,成績一直都是班上前三名的彭小峰,十五歲參加高中職考試,更是考出全縣第一名的成績,只是當時為了儘快幫助加計,他選擇了中專(高職)而非高中。他選擇了國際貿易科系,為的就是能好好練習英文;後來,奮求上進的他還自學了日語和德語。
柳新集團是彭小峰在二十二歲時創立的專做勞動防護工具(如工作鞋、手套、口罩、眼鏡、頭盔等)的企業,僅以二萬人民幣起家,十年內,柳新集團年經營 額達到了十八億元人民幣,已經成為同行業的亞洲第一。有了低技術門檻的工業用手套做到亞洲第一的成功先例,彭小峰堅信太陽能晶片也一樣能做到亞洲第一,世 界第二的位置。彭小峰說:「別人只用四成的精力做一件事情,我要用百分之百的精力來完成這件事;別人五天做完的事情,我二天就做完。」這也應驗了他的座右 銘:專注、專注、再專注。

對於賽維能以二年的實踐,走完別人五年才能走完的路,彭小峰十分自豪的同時也察覺到,別的公司在五年的時間內得以慢慢處理問題,而賽維卻必須壓縮在二年內面對與解決。
去年賽維上市後不久,彭小峰親自面試的一名財務人員出面檢舉賽維假造庫存數量,雖然後來經過獨立審計機構證明此人的指控不實,但賽維的股價卻在十幾 天中腰斬。經過這次事件,彭小峰接受公關的建議,開始在媒體上露面,於是就出現了文章開頭所描述的那一斷。今年初,賽維還成立了企業文化的推動中心,委由 專人負責,直接向彭小峰報道培訓計劃以及進度。
◆不滿足現狀  最大的成就一定還在明天
對於未來的競爭已不再是速度和規模,而是人才戰爭,彭小峰非常的清楚。如今的賽維,一萬名員工中有二百人非本國籍員工,可以說在外來人才方面已經邁 出非常成功的一步,但距離彭小峰理想人才的數量標準還遠遠不夠!凡事講究速度,過快的成長,導致員工連最基本的公司情況都還來不及弄清楚,甚至連彭小峰本 人,賽維的員工大半都不認識。所以,覺察到這點問題的彭小峰就決定,賽維所有新進員工都要上一堂叫做「認識公司的高管」的課,也就是拿著彭小峰等公司高級 主管們的照片,讓新進社員一一認識。這樣的舉措也起到了凝聚集團員工與領導之間相互信賴的橋梁作用。
彭小峰,十八歲離家,二十二歲創業,二十八歲成為亞洲最大勞動防護用品企業主,三十三歲成為全球最大多晶矽晶片企業主,當被人在羨慕他年少有成時, 他卻感嘆自己的心已經在歲月的沉澱中變得十分蒼老,語氣帶著些許無奈。自知不善言辭的彭小峰說,他希望自己能外向些,最希望能像阿裏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馬 雲那樣滔滔不絕、能言善道。
排名「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六名的彭小峰,現如今即使擁有四百億元人民幣的身價,但他自己卻表示,除了拿到第一個一百萬元時有賺到錢的感覺,此後的一百萬與一千萬元對他而言,已經沒有太大的區別與意義了。
當他被問及目前最偉大的成就是什麽時,彭小峰想也不想就脫口而出:今天還沒有,有的話,一定在明天。顯然,這位想要超越宇宙最快速度光速的年輕創業成功者仍然在追求超越的感覺,他日夜思考的,仍然是如何突破自己的極限!在下一個階段,自我的超越,將與追隨光速的夢想並行。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