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人比人,氣死人」,一份近期發表在國外「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的報告指出,若常存有「我很糟糕」、「凡事都比不上別人」的念頭,不時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心中總是憤恨不平,長期下來恐怕有害身心健康。
加拿大康克迪亞(Concordia)大學的心理學家Isabelle Bauer博士透過刊登廣告的方式,招募到兩組受試者,一組是104位不同年紀的成人,另一組是51位銀髮族,並針對這兩組個案分別進行調查,目的在探討悔恨感的處理方式和身心健康的關聯性。
研究小組要求所有人填寫問卷,內容主要是詢問他們人生當中,悔恨的事件有哪些?此外,還需回答和年紀相仿的同儕比較起來,自身的悔恨感強度有多高?
結果發現,多數人最悔恨的事是和不適合的對象結婚,以及沒有多花時間陪伴家人。
有趣的是,當個案比較的對象為遭遇或狀況較自己還要不如意的人,他們的悔恨感強度似乎偏低,情緒狀態傾向正面。但比較的對象若為較自己過得還好者,悔恨感的強度反而就偏高,情緒狀態明顯是負面居多。
研究者表示,持續存在負向情緒會導致個體的免疫系統受損與荷爾蒙分泌失調,進而容易為細菌、病毒所侵襲,輕者或許只是常傷風、感冒,嚴重的的話可能造成長期的健康問題。
所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當人生遭逢挫折時,不如珍視當下還擁有的事物,收拾心情再出發。
唯有做好心理建設,並勇於改變,繼續前進,終究才有成功的機會。若只是累積怨氣,不僅無法改變現狀,健康還會受到影響而每況愈下。
柯俊銘 (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
電扇引火災 近半數因太老舊
天氣越來越熱了,很多人會把電扇拿出來用,不過使用時千萬得留意電扇的情況。
日本製品安全機構在統計後發現,近5年來日本因為電扇引發的火災,有將近160件,而其中有半數,都是因為電扇太過老舊。
原本不斷吹送涼風的電扇,突然發出怪聲,接著就看到火焰從電扇馬達竄出,還越燒越旺,電扇整個燃燒了起來,火勢還殃及一旁的坐墊。
雖然這只是實驗畫面,但實際上因為電扇引火的火警還不少,根據日本製品安全機構統計,這5年當中,電扇起火的意外就發生了157起,其中半數都是因為電扇過於老舊。
其實當電扇使用超過10年,馬達的潤滑油就會流失,電線容易短路,零件也已經老化,這都非常容易造成電扇起火,什麼樣的情況才算是電扇有異狀?
簡單來說,當電扇出現怪聲,或是按下開關電扇不動,非要敲一下才會運轉,又或者運轉時有燒焦味,這些都是警訊。
2011年夏天日本限電,民眾為了配合節電勢必會增加電扇使用量,留意電扇狀況,才能避免意想不到的意外發生。
(民視新聞崔立潔綜合報導)
日本製品安全機構在統計後發現,近5年來日本因為電扇引發的火災,有將近160件,而其中有半數,都是因為電扇太過老舊。
原本不斷吹送涼風的電扇,突然發出怪聲,接著就看到火焰從電扇馬達竄出,還越燒越旺,電扇整個燃燒了起來,火勢還殃及一旁的坐墊。
雖然這只是實驗畫面,但實際上因為電扇引火的火警還不少,根據日本製品安全機構統計,這5年當中,電扇起火的意外就發生了157起,其中半數都是因為電扇過於老舊。
其實當電扇使用超過10年,馬達的潤滑油就會流失,電線容易短路,零件也已經老化,這都非常容易造成電扇起火,什麼樣的情況才算是電扇有異狀?
簡單來說,當電扇出現怪聲,或是按下開關電扇不動,非要敲一下才會運轉,又或者運轉時有燒焦味,這些都是警訊。
2011年夏天日本限電,民眾為了配合節電勢必會增加電扇使用量,留意電扇狀況,才能避免意想不到的意外發生。
(民視新聞崔立潔綜合報導)
攝取過多氟化物 牙齒反而氟中毒
攝取過多氟化物 牙齒反而氟中毒
記者蔡彰盛/竹市報導
許多家長都知道,給小朋友補充氟錠可防止蛀牙發生,卻不知過量的氟累積在牙齒上會造成牙齒「氟中毒」,引起所謂「氟斑齒」,所以使用氟錠不可不慎。
衛生署新竹醫院牙科主治醫師吳金俊說,日前有小學生持學校的口腔檢查表到門診複檢,經統計約有8%小朋友牙齒的琺瑯質上,出現「白色斑點」或「白色條紋」的「氟斑齒」現象,詢問家長才知道,孩子們每天都吃高劑量的氟錠,殊不知過多的氟化物,反而損害兒童成長中的牙齒!
吳金俊說,適量的補充氟化物,確實是防止蛀牙發生的利器,但是過量的氟卻會造成牙齒「氟中毒」現象。一般而言,目前建議補充氟錠的安全劑量,6個月至3歲小朋友每日為0.25mg;3歲至6歲的小朋友每日為0.5mg;6歲至12歲的小朋友每日為0.75mg;12歲以上的國中生每日可至1.0mg。若超過上述安全劑量,例如每日吃2.0mg的氟錠,即會造成「氟斑齒」現象。
利用氟化物來保護牙齒的確是正確的,可惜大家的觀念卻是以為「愈多愈好」。因為國內目前沒有實施飲水加氟,家長們為了寶貝的牙齒健康,所以定期會帶小朋友到醫院給醫師塗氟,又要求學校使用含氟漱口水給兒童漱口、在家又使用超氟牙膏刷牙、要求小朋友喝大量綠茶,又吃高劑量的氟錠,如此不造成牙齒「氟中毒」也難!
自由 更新日期:"2011/05/20 04:11"
記者蔡彰盛/竹市報導
許多家長都知道,給小朋友補充氟錠可防止蛀牙發生,卻不知過量的氟累積在牙齒上會造成牙齒「氟中毒」,引起所謂「氟斑齒」,所以使用氟錠不可不慎。
衛生署新竹醫院牙科主治醫師吳金俊說,日前有小學生持學校的口腔檢查表到門診複檢,經統計約有8%小朋友牙齒的琺瑯質上,出現「白色斑點」或「白色條紋」的「氟斑齒」現象,詢問家長才知道,孩子們每天都吃高劑量的氟錠,殊不知過多的氟化物,反而損害兒童成長中的牙齒!
吳金俊說,適量的補充氟化物,確實是防止蛀牙發生的利器,但是過量的氟卻會造成牙齒「氟中毒」現象。一般而言,目前建議補充氟錠的安全劑量,6個月至3歲小朋友每日為0.25mg;3歲至6歲的小朋友每日為0.5mg;6歲至12歲的小朋友每日為0.75mg;12歲以上的國中生每日可至1.0mg。若超過上述安全劑量,例如每日吃2.0mg的氟錠,即會造成「氟斑齒」現象。
利用氟化物來保護牙齒的確是正確的,可惜大家的觀念卻是以為「愈多愈好」。因為國內目前沒有實施飲水加氟,家長們為了寶貝的牙齒健康,所以定期會帶小朋友到醫院給醫師塗氟,又要求學校使用含氟漱口水給兒童漱口、在家又使用超氟牙膏刷牙、要求小朋友喝大量綠茶,又吃高劑量的氟錠,如此不造成牙齒「氟中毒」也難!
自由 更新日期:"2011/05/20 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