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蔬含過量「硝酸鹽」 恐誘發肝、胃癌!

吃青菜可能致癌嗎?主婦聯盟從傳統市場、超市、有機店,買了7種青菜進行檢測發現,全部都被驗出肥料殘留的硝酸鹽。其中最誇張的小白菜,竟然超標安全範圍6倍之多。其實青菜裡的硝酸鹽,只要久放超過2天,或是吃下肚,都容易轉化成致癌物質,有誘發胃癌的風險。面對每天吃下肚的重要食材,歐盟就特定對蔬菜硝酸鹽,訂定冬、夏不同的標準,而台灣到目前為止,完全沒有法令重視硝酸鹽的問題。

大火快炒,新鮮蔬菜真的越吃越健康嗎?主婦聯盟檢驗市售青菜,超市販售的青江菜,肥料殘留的硝酸鹽,高達2萬ppm,傳統市場的菠菜1.25萬ppm,甚至有機店的小白菜、小芥菜、高麗菜,也都測出5000、1萬5以及2萬超高濃度的硝酸鹽。

根據歐盟規範蔬菜標準,冬天大約規定不能超過3000ppm,夏天則是2500ppm,以歐盟標準來看,有機店的小白菜,竟然已經超過6倍,台灣卻完全沒標準可管。

到底有多毒?20克的碎青菜配上980c.c.的水,榨成蔬菜汁。TVBS記者賴妤翎:「已經打好的果菜汁裡檢測,可以看到試紙呈現淡淡的紫色。」

主婦聯盟秘書長:「這已經超標了,以我們目前來講,我們比較希望它是在3千、4千的話,的確是超標蠻多的。」

隨機買的有機芥菜,一驗就出包,12500ppm的硝酸鹽,遠遠超出歐盟標準4倍。事實上,部分農民為了加速蔬菜成長,台灣幾乎每一種都殘留或多或少的硝酸鹽,只要放超過「2天」,菜內的硝酸鹽,有機會變亞硝酸鹽,吃下肚恐怕會缺氧、致命。

不只如此,一旦硝酸鹽,碰到含胺的肉或海鮮產生亞硝酸胺,也會引發食道癌、胃癌,對人體造成傷害。明明想吃青菜,保健康,卻反而吃進致癌物,硝酸鹽問題,政府管不管,衛生署還在傷腦筋。

賴妤翎

Baby FTP-3秒快速架好FTP

[檔案工具] 3秒快速架好FTP - Baby FTP Server

WinToFlash-usb開機製作,把Windows安裝檔裝進usb

usb開機製作,把Windows安裝檔裝進usb-WinToFlash | BFS軟體誌

走路不能靠右 面向來車才安全

〔自由時報記者林明宏/南投報導〕行人走路究竟要靠那一邊,是要靠右邊、還是靠左邊才安全呢?交通部道安委員會透過海報告訴用路人「背向來車很危險、面向來車才安全」,該海報也顛覆傳統「走路靠右邊」的錯誤觀念。

早年教育錯誤

縣警局交通隊長陳靖平指出,早年學校教育都告訴行人走路要靠右邊,但分析交通事故案例可發現,行人背向車子行走,根本無法掌握後方的訊息,特別是晨起運動的老人家,遇到粗心的駕駛,很容易發生意外,加止國內汽車駕駛座在左邊,若行人靠右走,背向來車很危險。

道安會海報宣導

最近縣道安委員會將交通部宣傳海報分送各機關、學校,南投市平和國小張姓導護老師指出,走路一定要靠邊走,且要面向車輛,才能保護自身安全,這樣的準則,不管車輛駕駛座在左邊、或是右邊都適用。

只說走路要靠邊

陳姓路隊長表示,入學後,老師們告訴他們「走路要靠邊,且要面向車輛」觀念時,家長們一度認為是錯的,後經老師解釋,原來這樣的走路方式,才真正安全。

法條沒說靠右邊

陳靖平指出,道路交通安全處罰條例中,只有規定走路要靠邊,從來沒有規定走路要靠右邊,不清楚為何會出現「走路靠右邊」錯誤的觀念。

盡量遠離變電箱

變電箱爆炸 5民眾灼傷
2010-10-19 中國時報 【中央社】
    高雄縣茄萣鄉濱海路2段附近電線桿上方的變電箱,今天發生爆炸意外,5民眾受波及,送往台南奇美醫院,其中8歲的郭姓女童灼傷嚴重,轉入加護病房觀察。

    郭姓女童傍晚和叔公一起在住家附近等垃圾車時,一旁電線桿上方的變電箱發生爆炸意外,火花和熱油傾洩而下,造成郭姓女童、女童的叔公及一起在等垃圾車的鄰居林姓婦人,還有當時共乘機車經過的2名男子灼傷送醫。

    奇美醫院急診室醫師陳泓成表示,郭姓女童生命跡象穩定,但四肢及臉部有1至2度灼傷,轉入燒燙傷中心加護病房觀察;林姓婦人身上多處1至2度灼傷,與傷勢較輕的郭姓男子都住院觀察;2名機車騎士接受外傷處理後,已回家療養。

    林姓男子乘坐友人騎乘的機車經過事發現場,突然遭爆炸波及受傷。林姓男子的父親說,希望台電公司確實負起責任。

銘記在心

990422

比奶瓶含量更多的雙酚A毒素污染(四成的ATM收據、刷卡單及傳真機的感應隔熱紙)就在你我身邊-------介紹雙酚A及臨床健康危害研究 - 鄭醫師的部落格 - Yahoo!奇摩部落格

比奶瓶含量更多的雙酚A毒素污染(四成的ATM收據、刷卡單及傳真機的感應隔熱紙)就在你我身邊-------介紹雙酚A及臨床健康危害研究 - 鄭醫師的部落格 - Yahoo!奇摩部落格

打電腦姿勢不正 頸椎椎間盤突出上身

〔記者蔡彰盛/竹市報導〕新竹市1名39歲男性業務員日前因左側肩膀疼痛無力,到神經科門診就醫。醫師發現他手抓握東西的功能正常,才知他因需長時間使用電腦,常帶著筆記型電腦到處跑,回家也因業務忙常坐在床上打電腦,錯誤姿勢衍生病症。

39歲男性 手術改善

神經檢查顯示,患者左上臂外展與左手肘彎屈的動作明顯無力,左側肩膀至上臂外側感覺下降,頸椎壓迫測試為陽性反應,經磁振造影檢查診斷為「頸椎椎間盤突出」,手術治療後症狀明顯改善。

造成肢體麻痛無力

衛生署新竹醫院神經科醫師郭璨銘說,頸椎椎間盤突出常見於40至50歲的人,大多數是因為老化、頭部長期負重或承受垂直震動外力所引起。姿勢不良會使椎間盤的壓力倍增,進而使得被擠壓、變形的椎間盤軟骨,往後外側擠壓凸出,甚至造成軟骨外圍保護的纖維環破裂,而壓迫神經外膜,形成肢體麻痛甚至無力。

頸椎椎間盤突出可由詳細的詢問病史以及神經理學檢查來診斷,輔以磁振造影檢查或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確診。

要避免頸椎椎間盤突出,最高的指導原則就是保持良好姿勢。日常生活許多不當的姿勢要避免,例如在床上長時間低頭閱讀看書或是看電視、長時間坐在軟沙發上看電視或是閱讀、長時間在電腦前以不正確坐姿工作、長時間用脖子夾著電話筒、時常扛重物等,避免上述這些動作,就可減少頸椎與椎間盤的壓力,遠離頸椎椎間盤突出。

麵食一族小心吃進防腐劑

【台灣醒報記者蕭如君報導】麵食一族小心吃進防腐劑!消基會今天指出針對60件市售的各種麵製品進行檢驗,發現4件被檢驗出含有「過氧化氫」,9件含有「防腐劑」,餛飩皮最為嚴重,8件中就有7件含防腐劑。消基會呼籲,消費者應避免購買外觀過白的商品,也避免把湯喝光,以免危害健康。

消基會針對市售的各類麵製品進行「標示」、「過氧化氫」和「防腐劑」的檢驗,調查台北、台中、南投、高雄地區的傳統市場、製麵店、量販店、超市,種類包含麵類、麵線、各式餅皮、水餃皮、餛飩皮和麵腸共計60件。

抽查結果發現,「大維」白麵的包裝上僅有廠商名稱與保存期限,而未標示內容量、廠商聯絡方式等資訊,已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7條。

另外,「過氧化氫」被明訂食物中不得殘留,但是檢驗結果卻發現有4件商品不合格,分別是「六六烏龍麵」,還有3件來自高雄地區的麵腸。俗稱雙氧水的過氧化氫,多被當做食品中的殺菌劑,一但食用後可能會產生嘔吐、腹瀉、或腸胃道潰瘍等情形,而在7件麵腸中就有3件含有過氧化氫。

消費者文教雜誌發行人游開雄指出,麵食中「防腐劑」過量的情形最為嚴重,防腐劑可分為苯甲酸、已二烯酸、去水醋酸,前兩者毒性較弱,可從排泄物排出,但是後者毒性較強,會傷肝和腎。檢驗結果發現,共有9件麵食含有防腐劑,分別為「蓮發蛋餅皮」、「六六麵線」、還有8件來自於高雄的散裝餛飩皮。

消基會食品委員會董事鄭正勇表示,看起來高雄生產的餛飩皮較不安全,但也有可能是因為抽樣不夠多;不過消基會董事長謝天仁說,也有可能是因為高雄天氣炎熱,食物易腐敗,業者才會添加過多防腐劑,所以可能跟地域性相關。

鄭正勇建議消費者,挑選麵店不必忠於同一家,也避免每次都吃同一種類的麵食;此外,煮湯麵時防腐劑容易從麵中融出,因此消費者盡量避免喝湯或是全部喝完,選購麵製品時,也要避免挑選外觀呈現不自然的白色。

衣物越洗越髒?請先改善洗衣習慣!


國人傳統的習慣多半是將穿過一天,沾滿灰塵的衣物直接丟到洗衣機內清洗,而在洗衣行程中,廢水中的污垢,會被離心力甩出沾黏在洗衣槽和外筒壁之間的死角。而這塊充滿潮濕、不透氣又溫暖的空間就成為細菌的溫床。取出剛洗好的衣服,會有股淡淡的霉味,再仔細檢視衣物,可以看到一些細小附著物在衣物上,如果能拆開洗衣機或是使用「洗衣槽清潔粉」,更可以洗出一片片黑色滑黏的污垢。為什麼該洗乾淨衣物的洗衣機,卻會將衣物越洗越髒?

衣服洗不乾淨,許多人會選擇加量使用洗衣粉,認為泡沫產生愈多,衣服就能洗得愈乾淨。但其實是只會殘留更多化學物質在衣服上,就算能洗淨衣物污垢,也無法洗掉洗衣槽死角的污垢及病菌。而原本已經洗乾淨的衣物也在病菌間的交互傳染下造成二次汙染,等衣服穿在身上後,細菌刺激皮膚容易引起發癢甚至紅腫發炎,女性私處較密閉也較溫暖潮濕,會癢得更難過。

由此可知,洗衣機內部的殘留污垢,可能是皮膚疾病的一大感染源。要降低甚至避免皮膚疾病上身,定時清潔洗衣機是不可省掉的功夫。請人拆機維修是最徹底的清潔辦法,但價錢不便宜,又有拆壞機器的風險。而使用「洗衣槽清潔劑」,是比較適宜的方法,不但比拆機清洗省力,清潔效果也比傳統用醋與小蘇打徹底。

專家建議,較好的洗衣習慣是先浸泡衣物將大多的灰塵洗去,再選擇使用易溶解的天然成分洗衣粉洗滌,避免石化洗衣粉的化學成分殘留在衣物。如果是一家四口以上的家庭,使用洗衣機較為頻繁,最好每個月定期使用「洗衣槽清潔粉」保養清潔洗衣機,避免污垢累積。勤保持居家環境的乾淨整潔,那麼皮膚過敏、搔癢與異位性皮膚炎等皮膚疾病大多能不藥而癒。

NOWnews

遇上熱、油、酸 高科技泡棉 恐釋三聚氰胺

 

image  〔記者林嘉琪、林毅璋/台北報導〕網路團購熱暢商品「高科技泡棉」,宣稱不必使用任何清潔劑,從白鞋、桌面、玩具到蔬果、碗盤等什麼都能清潔,但消基會和環保署特別提醒,這一類的高科技泡棉產品,由「美耐皿」製成,一旦遇上熱、油、酸,都可能釋放出「三聚氰胺」,造成膀胱或腎臟病變。

台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解釋,美耐皿是以三聚氰胺與甲醛反應成「三聚氰胺—甲醛樹脂」,或用尿素與甲醛製成的「尿素—甲醛樹脂」,用高溫、高壓處理成形後,用來壓模製成廚具、餐具等。

市售「高科技泡棉」則是利用美耐皿分子製成非常微小的纖維構造,再製成海綿狀的產品,在沒有化學洗潔劑的介入下,這些超微細小纖維就可以深入污垢,配合水以及摩擦的作用,以物理的方式去除污垢。

環保署毒管處副處長宋浚泙警告,使用高科技泡棉時,不能用超過四十度的溫熱水,也不能沾到油污,不能直接用來揉搓蔬果表面。去污後的用品最好再用清水擦洗過較好。

長期累積 會造成膀胱或腎臟病變

消基會董事長謝天仁指出,消基會曾針對市售美耐皿餐具進行測試,結果就發現美耐皿器具若盛裝酸類或是溫度四十度以上的液體,可能溶出三聚氰胺,一旦進入人體,恐導致結石,若三聚氰胺再轉化三聚氰酸,累積後會讓人罹患膀胱癌或腎臟癌。

吳家誠說,實驗證實水溫若超過七十度,美耐皿泡棉釋放危險物質機率就會大增,九十五度以上絕對有危險,建議以四十度為限。

謝天仁表示,業者應在高科技泡棉上標示使用方法及警語,標檢局也應有具體規範。

市面上很多中國仿製品 品質堪虞

代理部分品牌「高科技泡棉」的台茂公司員工施小姐表示,該公司產品由德國製造進口,經SGS無毒認證,但市面上有很多中國仿製產品,品質堪虞。

施小姐提醒,高科技泡棉分子細,不能用在身體上,就曾有民眾用來去角質,結果磨破皮;而且用泡棉清潔環境後,會產生屑屑,最好用清水沖洗過。

台茂公司表示,目前官方對該產品及標示沒有具體規範,也未告知水溫或使用項目限制,未來若標檢局研擬具體規範,公司一定全力配合。

標檢局表示,正著手蒐集相關資料及國際規範,並提報技術委員會討論,研究是否為此增訂國家標準。

長時間專注螢光幕 小心眼球提早老化

不少民眾長時間專注在電腦螢光幕上,讓原本每分鐘應眨眼16到20次大大減少,因而出現所謂的數位視覺症候群,醫師提醒民眾每小時一定要適度休息,可以觀看遠方或閉目養神,避免眼球提早老化。(李明朝報導)

隨著數位化產品越來越貼近生活,醫師提醒大家小心數位視覺症候群找上門,有些民眾上眼科門診求診來看眼睛,發現主要是跟緊盯螢幕有關才會出現不適;署立桃園醫院眼科主任王璋驥發現,部分患者眼睛不適,主要是長時間太專注在螢幕,眨眼次數少才會眼睛乾澀。

避免眼睛疲勞,王璋驥主任認為民眾可以透過溫敷來紓解,另外點不含防腐劑人工淚液也可以改善,最重要是要適度休息,如一小時,眼睛一定要休息十分鐘。

喜歡戴著隱形眼鏡的民眾,醫師也提醒儘量不要代替一般眼鏡,必要時才戴,以免造成角膜缺氧以及過敏。

王璋驥主任認為在讓眼睛休息時,不妨多看看遠處或者閉目養神,才不會讓眼球緊繃,避免眼球提早老化。

中廣

睡5至6小時半 女性更長壽


新研究顯示,女性不用擔心睡眠不足,每晚睡不到7至8個小時並不會要命,事實上只睡5小時到6小時半還可能更長壽。

今年稍早有一項大型研究顯示,每天睡眠不到7小時與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增加有關;另一項研究則斷言,每晚睡不到6小時的人,比較可能在65歲前告別人世。

不過,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美國這項以459位年長婦人為對象的最新研究發現,睡眠時間略少於先前所建議7小時的人,壽命長於那些睡眠時間較多的人。

研究人員希望,他們的發現有助消除許多人認為自己睡眠不足的想法。雖然專家建議成人每晚應睡上7至9小時,才能保持身體健康,但許多人其實睡眠時間遠低於這個標準。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自1995年展開研究,追蹤這些最初年齡在50到81歲之間的女性,想要確立睡眠與死亡率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每晚只睡5小時到6小時半的人享有最長存活率。

他們展開研究時,利用手腕活動監控器觀察研究對象的睡眠習慣,這些裝置能夠藉由活動情況判定對象是睡是醒,然後算出一晚的總睡眠時間。

去年研究人員在14年後設法聯繫所有這些婦女,看看他們是否還在世,結果發現每晚睡眠時間超過6小時半的人,以及不到5小時的人,至今仍活著的可能性低了許多。

主持研究的克里普克(Daniel Kripke)教授表示:「令人意外的是客觀地衡量睡眠時間時,發現只睡5小時到6小時半的人存活率最佳。」

他表示,這項刊登在「睡眠」期刊(Sleep)的研究報告,應可以減輕某些人覺得自己睡眠不足的憂慮。(譯者:中央社林治平)991002

波菜、藍莓都上榜 10大健康「超級食物」

如何吃出健康,一直是很多人的疑問,美國有本健康雜誌,選出10大「超級食物」,包括菠菜、花椰菜等蔬菜,以及藍莓、柑橘等水果,都因為富含營養素,熱量相對卻不高而入榜;當然專家也提醒,除了吃對的食物,也要保持適度運動的習慣,才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

超級市場中,食物千百種,但究竟有哪些「超級食物」,可以讓你吃得愈多,活得愈健康?營養學家:「藍莓絕對是理想的『超級食物』,因為色澤深又飽滿,代表抗氧化物質含量高,對記憶力和眼睛健康都很好。」

所謂「超級食物」,就是營養素含量多,卡路里相對卻不高的食物,美國一本健康雜誌,在整理癌症研究機構報告後,選出10大超級食物,青菜類包括菠菜、花椰菜、包心菜、胡蘿蔔以及洋蔥和大蒜,除此之外,藍莓、草莓、柑橘、葡萄、酪梨以及番茄等水果,也都榜上有名。

專家表示,這些蔬果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維生素和β-胡蘿蔔素,可以保護身體組織不受到自由基的傷害,進而減緩老化,除了10大超級食物外,營養學家同時推薦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像是鮭魚、比目魚、沙丁魚、鯖魚以及鲱魚等等,每週攝取170到250公克,對心臟健康很有幫助,當然,含有大量纖維的甘藷,也是養身的好選擇。營養學家:「(甘藷)深橘色代表含有維他命,對眼睛很好,維他命E也對皮膚很好。」

鮮紅欲低的紅色番茄,看起來令人食指大動,這是義大利最新培育出的「超級番茄」。番茄製造協會主任:「超級番茄的茄紅素,比一般高出1倍,番茄經過處理後,茄紅素能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專家表示,超級番茄的營養素含量加倍,有助於避免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症,吃下去當然是健康加倍,但若是你是三餐老外族,現在也有健康小幫手,只要在這個網站選擇用餐的地點及餐點,網站就會建議你更健康的飲食選擇,並算出可以因此降低攝取多少熱量,讓你在外用餐,也可以很健康。

2010/09/30 22:26 陳俊諺